隨著科技的進步,患者的缺牙部位,除了固定牙橋及活動假牙外,多了人工植牙的選擇。在歐美國家,植牙治療大多由口腔外科、牙周病科及贋復牙科進行治療,因為這些科別的牙醫師對於齒槽骨及角化牙齦的手術、理想咬合均有豐富臨床經驗、紮實訓練和嚴謹認證。而在台灣,植牙治療如雨後春筍般的風行,只要醫師有受過短期訓練,馬上就可幫患者植牙,儼然成為牙科顯學之一。
然而植牙治療要考慮的層面相當廣,常須要不同科別,如:牙周病科、贋復牙科和齒顎矯正科的跨科整合治療,才能訂出一套符合患者口內狀況的理想治療計畫。但患者往往就現有的口腔缺牙情況,沒有進行整體治療計畫評估就直接植牙,加上不了解治療後定期追蹤的重要性,所以在術後2至3年,常發生20-40%的的植體周圍炎。
因此,患者接受植牙前,有幾點是務必了解的:
一、植牙治療的三大步驟,包含術前的口內整體治療計畫、手術部位的齒槽骨及角化牙齦的評估及重建、及治療後的定期追蹤,缺一不可。
許多患者以為植牙只是一次性的治療,而忽略後續的定期追蹤,導致植體周圍炎發生率高居不下。不完整的治療計畫,常讓植牙位在牙弓的不理想位置、或是有著大小不適的牙冠,導致後續的咬合傷害及日常清潔難以維持,進而破壞植牙周圍組織,甚至造成植體脫落。
二、植牙的成功率已達95-97%以上,但這和患者的齒槽骨條件、良好的血糖控制(HbA1c < 7.0)、牙周病控制、口腔衛生條件及無抽煙習慣,有密切關連,若無以上各項條件的配合,成功率也會隨之降低。
三、植牙周邊牙齒的牙周病是否被有效控制,是造成植體周圍炎的重要關鍵。許多患者以為缺牙部位接受植牙即可,而忽略鄰牙的牙周病正在惡化中,導致植體周圍炎的發生。所以植牙前全口的牙周病須被完整治療或手術,植牙後的追蹤也是不可少的。
四、植牙有許多不同的廠牌,相關的假牙套件常是無法相互使用的,因此患者的植體日後維護,須要回到原本植牙院所進行追蹤,若有零件的更替及後續的治療,也比較容易從原廠商取得。
五、植牙的維修及保養,均非健保的治療項目,因此患者治療前就須了解後續的追蹤是有自費的部份。
六、植體的設計,常有不同的螺紋間距,可增加骨整合的程度。一旦齒槽骨喪失,使得螺紋曝露於口腔,則牙菌斑將藏匿於螺紋細縫,導致植體周圍炎的治療效果不彰,甚至更低於牙周炎的治療成效!
七、植體的品牌和其價格有高度的關聯性,現今國內和國外的植牙廠商多如雨後春筍,但是愈長青的品牌代表零件的更換更容易取得,同時臨床的研究才能有更長時間的追蹤。這對牙醫師及患者是相當重要的,置入口內的植體,長期穩定性及安全性愈高,才代表這是長久可信賴的品牌。當然,廠商背後的科技研發及臨床試驗所須要的費用,也就不如低價的植牙系統那樣的親民了!試想全球最有名的手機品牌,會賣國產機的價格?這道理應該相當清楚了!
植牙已經是現今牙科治療,不可或缺的一項。如何慎選經驗豐富且謹慎仔細的牙醫,以提供全方位的治療計畫及詳細的追蹤建議,才能讓植牙得到良好的治療及妥善的照顧,而非變成植牙孤兒。這是患者治療前,除了價格高低及就醫便利之外,須要謹慎思考的重要課題!